2021年,即將接近尾聲,又到了一年總結的時候了。在這一年里,發(fā)生了很多事情。在我們所在的汽車行業(yè)里,我最佩服的車企,還是東風日產。為什么那么說呢?本期話題,我們就聊聊2021年東風日產的故事。
新奇駿三缸計劃的失敗
今年的東風日產,出了一款非常神奇的車型,叫新奇駿,新奇駿在行業(yè)內被譽為“今年能夠養(yǎng)活車評人的一款車”。既然有著這樣的美譽,自然有其中的原因。在外界的關注點中,新奇駿全系1.5T三缸發(fā)動機,成為了其重要的關注點。
在傳統(tǒng)印象中,三缸發(fā)動機相比四缸發(fā)動機,不僅少了一個缸,在動力和平順性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是降低成本的主要做法之一。要說目前市場上有沒有一款稱得上是成功的三缸汽車,好像并沒有!新奇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硬生生地被推上了市場。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們就分析過,東風日產并不是為了推三缸發(fā)動機而推三缸發(fā)動機,這里有很多的無奈和妥協(xié)。比如說中國市場獨有的雙積分政策,在純電動車型和混合動力車型全面滯銷的情況下,東風日產只能夠推出更小排量的車型來應對,帶渦輪的三缸發(fā)動機也是一種問題的解決方案。
與其說從四缸到三缸是趨勢,還不如說是在中國市場的倒退和妥協(xié)。這樣的騷操作,自然需要媒體和輿論的吹捧,畢竟原本三缸發(fā)動機的車型賣得都不好。這就出現(xiàn)了,去沙漠越野,還要直呼“太好玩了”的故事,從此以后,新奇駿就又有了一個新名字,叫“三缸沙漠王”。至于,這車能否真的去沙漠里越野。根據筆者十多年的汽車行業(yè)從業(yè)經驗來看,還是別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了。
關于新奇駿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鄭州日產前不久還宣布,打算復產上一代的奇駿,就是老款2.0L自然吸氣的奇駿。不得不說,上一代的奇駿在市場上的口碑還是不錯的。鄭州日產在乘用車市場的屢次失敗,已經讓品牌幾乎走向了絕路。這次“炒冷飯”,我個人并不看好,畢竟老奇駿確實有點老了,在面對老對手RAV4和CR-V面前,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除非差價在5萬元以上,或許還有點出路,到時候就是和自主品牌的肉搏戰(zhàn)了。可惜的是,鄭州日產的知名度實在太低了,經銷商網點也少,哪怕老奇駿復產,也是杯水車薪啊!
軒逸的新技術真有意思
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東風日產發(fā)布了軒逸e-pOWER車型,售價13.89萬元起,前不久還發(fā)布了一款頂配車型,售價為17.49萬元。從價格來看,這應該是屬于軒逸的“高配車型”,直接的競爭對手也鎖定在了卡羅拉雙擎。或許你第一次看到這款車型的時候,也會和我一樣,以為這是一款混合動力車型,想當然的以為東風日產就那么進入了A級轎車混動大戰(zhàn)之中。
仔細研究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東風日產這“混合動力”很奇葩。本田和豐田的混合動力,都是電機輔助燃油機,驅使汽車行駛,從而達到省油的目的。這東風日產軒逸e-pOWER是,靠發(fā)動機給電機輸送能量,然后讓電機去驅動汽車行駛,這種驅動方式叫汽油電驅。說到底,還是要燒油的,官方宣稱的百公里油耗為3.9L,比卡羅拉雙擎略低。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軒逸e-pOWER搭載的是1.2L三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馬力是72ps。而卡羅拉雙擎搭載的是1.8L四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馬力是98ps。兩臺車的“性格”是不一樣的,軒逸e-pOWER的性格更像是一臺純電車型,卡羅拉雙擎則是一臺標準的油電混動車型。雖然賬面上,軒逸e-pOWER的油耗表現(xiàn)好像更低,但實際的油耗表現(xiàn)就未必有那么出色了,我們也看到有媒體開出了6L多的油耗,而且在東風日產的官網上也有顯示。
此外,三缸機的駕駛質感和四缸機比起來,總會有一些差距。加上軒逸家族全系都是采用了板車懸架,就是非獨立后懸架,在舒適性和操控性方面,理論上就不如卡羅拉雙擎了。加上卡羅拉在氣囊數(shù)和主被動安全配置方面的優(yōu)勢,在15萬元左右的A級車型中,卡羅拉對比軒逸來說,卡羅拉雙擎依然是更明智的選擇。
寫在最后
如果你仔細研究過東風日產的銷量,你就會發(fā)現(xiàn),東風日產目前的主要銷量來源還是來自于軒逸。而軒逸主要的受眾,是依托于目前龐大的網絡車市場。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分析了,為什么現(xiàn)在私家車選擇軒逸的越來越少了。一方面,軒逸的配置已經跟不上目前消費者的預期了,還是板車懸架,低配連個倒車雷達都沒有。就拿剛上市的e-pOWER車型來說,售價13.89萬元車型,沒有真皮天窗就算了,倒車雷達都沒有,還是鹵素大燈,就有點寒酸了。另一方面,在15萬元這個價格區(qū)間,不光可以選到卡羅拉雙擎、思域這樣的強勢車型,大眾速騰、別克威朗,都是在產品力方面更勝軒逸的。
如此看來,在SUV領域主力車型受挫,主力走量車型又前景迷茫。東風日產在2022年的路會異常艱難。從目前軒逸e-pOWER的產品力來說,想要占據原本不屬于自己高端A級車市場,還是有點吃力。這吃老本的軒逸還能走多遠,這就難說了。你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