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年來可謂是負面不斷,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因為“剎車失靈”、“突然意外加速”而導致的交通事故。小雷認為很多人都對特斯拉的剎車系統(tǒng)存在一定的誤解,而特斯拉的剎車也不應該為特斯拉背鍋,因為真正應該背鍋的是它的單踏板模式。
美國政府為特斯拉正名

早在今年1月份,美國國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就公布了一份有關特斯拉“突然意外加速”的調查報告。這份評估了246例“突然意外加速”事故的報告不但洗清了特斯拉“意外加速”的清白,同時還駁回了一份對66。2萬輛特斯拉汽車進行正式調查的請愿書。
在小雷看來,任何證據(jù)都是站在值得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夠得以成立,所以我們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NHTSA的調查結果是公正的。事實上NHTSA既是美國政府負責汽車安全的最高主管機構,也是美國車輛安全監(jiān)管的權威機構,它完全沒有任何理由為特斯拉遮羞。
對于NHTSA公布的這份明顯有利于特斯拉的調查結果,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表示:“NHTSA的調查結果基本上意味著,任何導致車禍的加速都是駕駛員誤操作造成的”。值得一提的是,這份調查報告也正是陶女士后來“用戶需要加強教育”言論的立論基礎。
那么,特斯拉的用戶又為什么那么容易“誤操作”呢?今天,小雷想從單踏板模式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曾經(jīng)幾度將特斯拉推上輿論頂峰的“誤操作”。既然是從駕駛模式的角度上來分析,那么我們首先需要對所謂的單踏板模式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什么是單踏板模式?
我們在傳統(tǒng)汽車的駕駛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踩下加速踏板完成加速,以及踩下制動踏板完成減速這兩個動作,而單踏板模式與傳統(tǒng)汽車的駕駛模式不同。它就像是飛機上的油門推拉桿,將加速和制動集成在了一個裝置上,也就是說單踏板模式僅憑一個踏板基本就能搞定加速和減速。
單踏板模式充分利用了新能源汽車不需要變速箱,僅憑高轉速、高扭矩的電機就能驅動車輛的特性。當駕駛者踩下電門踏板時,電機就會接收到指令,從而開始增強功率完成加速過程;而駕駛者松開電門踏板,電機則開始反轉回收車輛動能,從而降低車速。
如何提升汽車的續(xù)航能力一直都是困擾新能源車企的難題,而單踏板模式不僅能夠通過能量回收大幅提升車輛的續(xù)航能力,還有效減少了制動觸發(fā)的次數(shù)和力度,降低了液壓制動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制動系統(tǒng)的使用壽命。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單踏板模式在正常情況下足以完成大多數(shù)加速和減速的操作,但是在緊急情況下駕駛者依然需要踩下剎車踏板來完成緊急制動。由此可見,一個踏板就能夠實現(xiàn)加速和減速,并不意味著汽車真的就只有一個踏板。
那么,單踏板模式完美嗎?如果小雷給予的是肯定的評價,相信評論區(qū)下面的朋友們很快就會按捺不住八米大刀,對小雷進行一輪口誅筆伐了。確實,從目前看來,單踏板模式也有它的致命缺陷,而這些缺陷正是小雷認為“特斯拉單踏板模式釀成眾多事故”的主要依據(jù)。
單踏板模式的反人類設計
眾所周知,如今正處在一個傳統(tǒng)燃油車演變到新能源汽車的時間節(jié)點。在這個節(jié)點上,有不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在此之前都有著較為豐富的傳統(tǒng)燃油車駕駛經(jīng)驗。然而,它們此前接觸的傳統(tǒng)燃油車并沒有“松踏板即剎車”的能量回收概念。
從表面上來看,單踏板模式確實是大幅減少了駕駛者在加速踏板和制動踏板之間來回切換的次數(shù),但是對于沒有接觸過單踏板模式的“新司機”而言,單踏板模式通過一塊踏板來完成加速、減速以及滑行的度并不好把控。他們很難第一時間去判斷,在什么樣的路況應該用多大的踏板開度控制怎樣的加減速。
這些開習慣傳統(tǒng)燃油車的“老司機”在剛剛開始接觸新能源汽車時的一踩一停間,很容易形成讓人感到不舒適的“風琴腳”,而所謂的“風琴腳”帶來的不舒適,還不是單踏板模式最嚴重的問題。
想必考過駕照的朋友都知道開車的一條安全原則:駕駛者在不需要踩油門的情況下,右腳一定是放在剎車踏板上。這一原則不僅能夠讓駕駛者在緊急情況下能夠第一時間踩下剎車踏板,并且還能避免出現(xiàn)“油門當剎車”的誤操作。單踏板模式就完全違背了這一條安全原則,這就會引發(fā)很多的安全問題。
要知道,在還沒有完全熟悉單踏板模式的情況下,一個長期將腳放在一個踏板上的駕駛者,在緊急情況下很容易直接踩下踏板,釀成“油門當剎車”的事故。
另外,繁瑣的剎車步驟與人類在緊張狀態(tài)下的自然反應不符,這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當我們在駕駛傳統(tǒng)汽車遇到緊急情況時,我們會潛意識地踩下剎車踏板,這樣的反應與其說是駕駛者駕駛技術高超,小雷更愿意將其稱之為人類本能的緊急避險。
這種緊急避險是傳統(tǒng)駕駛思維培養(yǎng)了我們在緊急情況下,要第一時間踩剎車的潛意識。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駕校時,教練“苦口婆心”地教導我們不踩油門就將右腳放在剎車踏板上的根本原因。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潛意識通常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單踏板模式卻將這個緊急情況下必須要進行的動作復雜化了。
雖然單踏板模式也有剎車踏板,但是駕駛者并沒有每天進行“事故演習”的機會,所以他們在緊急情況下的潛意識里依然會認為“松踏板即可剎車”,很難再想起剎車踏板的存在,從而失去了寶貴的制動時間,最終釀成“剎車失靈”的事故。
對于單踏板模式,特斯拉做錯了什么?
不可否認的是,單踏板模式確實有它獨到的優(yōu)勢。站在駕駛者的角度上來看,一旦駕駛者真正適應了這種駕駛模式,那么他在駕駛汽車時將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松踏板即剎車”的特性也可以讓剎車更早介入,從而提升行車安全性。
站在新能源汽車廠商的角度上來看,單踏板模式能夠在NEDC工況下貢獻15%-20%的續(xù)航里程,對于提升新能源汽車續(xù)航能力的提升有著不小的幫助。這種不需要額外增加電池容量就能夠提升續(xù)航能力的“空手套白狼”,顯然也是備受重視成本控制的新能源車企所喜愛的,所以很多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單踏板模式。
既然單踏板模式并非特斯拉獨有,那么為什么獨獨特斯拉的單踏板模式最具爭議呢?小雷認為這跟特斯拉祖?zhèn)鞯乃季S方式有一定的關系。
確實,很多新能源汽車都提供了單踏板模式,但是它們只是在具備傳統(tǒng)駕駛模式的前提下,同時給用戶提供了單踏板模式。它們的單踏板模式更多是為消費者多提供了一種更加高效的駕駛模式選項,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用或者不用。
特斯拉不同,在它的產(chǎn)品中只有單踏板模式這一種選項。由此可見,它正在企圖強制改變消費者的駕駛習慣,并沒有給消費者選擇的權利以及適應的時間。要知道,在駕駛過程中,加速和制動與用戶的安全息息相關,而用戶在還沒有習慣單踏板模式,就將特斯拉開上路會導致什么后果已經(jīng)不言而喻,相信陶女士自己也心知肚明了。
其實特斯拉只提供單踏板模式的操作和它“割韭菜”的思路很像。特斯拉接二連三地降價是為了趕在其他新能源車企還不具備與特斯拉正面硬剛實力之前,通過控制成本、大幅降價,盡可能擠壓它們的生存空間。在這個過程當中,特斯拉并沒有考慮到用戶的感受。
特斯拉之所以只提供單踏板模式,是因為它認準了只有單踏板模式才是最適合新能源汽車的駕駛模式。在這個模式量產(chǎn)之前,特斯拉同樣沒有考慮到用戶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因為在特斯拉看來,如何讓某一件事情達到最極致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都不重要。
總結
最后,小雷還想為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女士辯解幾句。小雷認為,陶女士所說的:“在車輛的使用環(huán)節(jié),還需要加強消費者的教育”這句話的原意并非完全沒有道理。因為想要安全地開上只有單踏板模式的特斯拉,消費者確實還缺乏“教育”。
只是在如何尊重用戶這件事情上,特斯拉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更加需要及時反省。否則,受夠了特斯拉各種“教育”的消費者,總有一天會親自教育特斯拉,讓它知道什么叫做“客戶是上帝”這個道理。
常山圖庫
新聞排行榜
